?干燥劑是一種能除去潮濕物質中水分的物質,廣泛應用于食品、藥品、電子、紡織、皮革等多個領域,其核心作用是通過吸附或化學反應降低環境濕度,防止物品因受潮而發霉、銹蝕、變質等。所以說,干燥劑按吸濕方式可分為物理吸附型和化學吸濕型,不同類型的特性和適用場景差異較大:
?

1. 物理吸附型干燥劑(通過多孔結構吸附水分)
硅膠干燥劑
形態:透明或彩色顆粒(常見藍色、橙色,可通過顏色變化判斷吸濕狀態,如藍色硅膠吸潮后變粉紅色)。
特性:化學性質穩定,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,無毒無味,吸濕量約為自身重量的 30%-40%,且可通過加熱(120℃左右)再生重復使用。
適用場景:精密儀器、電子產品(如手機、相機包裝)、珠寶首飾、藥品(膠囊、片劑)等,尤其適合對安全性要求高的場景。
蒙脫石(膨潤土)干燥劑
形態:灰黃色或灰白色顆粒,由天然礦物加工而成。
特性:成本低、環保可降解,吸濕能力中等(吸濕量約 20%-30%),但吸潮后易結塊,不可再生。
適用場景:包裝紙箱、家具、皮革制品、服裝鞋帽等對成本敏感的大宗物品。
分子篩干燥劑
形態:人工合成的多孔晶體(如 3A、4A 型號),孔徑均勻。
特性:吸濕能力強(即使在低濕度環境下也能高效吸濕),耐高溫,化學穩定性好,但成本較高。
適用場景:氣體干燥(如壓縮空氣、天然氣)、精密化工、汽車零件等需要深度干燥的場景。
2. 化學吸濕型干燥劑(通過化學反應吸收水分)
氯化鈣干燥劑
形態:白色粉末或顆粒,部分制成片狀(如 “集裝箱干燥劑”)。
特性:吸濕能力極強(吸濕量可達自身重量的 200%-300%),吸潮后會變成凝膠狀(避免漏液),但具有一定腐蝕性(不可與食品、藥品直接接觸)。
適用場景:大型集裝箱運輸(防潮范圍廣)、倉儲中的大型設備、皮革、木材等需強效防潮的場景。
氧化鈣(生石灰)干燥劑
形態:白色塊狀或粉末,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(生成氫氧化鈣)并釋放熱量。
特性:吸濕能力強(吸濕量約 30%),成本極低,但具有強腐蝕性(接觸皮膚會灼傷,誤食風險高),吸潮后易粉化漏出。
適用場景:傳統包裝(如月餅盒、海苔包裝),但因安全性問題,目前在食品領域已逐漸被硅膠干燥劑替代。